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心理學+傳統文化談「社交恐懼症」的治療

心理學+傳統文化談「社交恐懼症」的治療
作者:夢要夠瘋insane;繁簡對譯+重新排版:革命之翼


     謝謝你們點開了這篇我寫了近一個月的帖子。我有一個不情之請,想要大家用心去領悟每一句話,而不是僅僅把帖子當成帖子,看了就過了。也許文章算不上金玉良言,但只求嚴謹客觀,對得起每一個想要尋找答案而久久無果的社交恐懼症患者。

症狀:表情尷尬、極度緊張,不敢對視,排斥社交,怕引起注意。
緊張發作時明顯口吃,大腦一片空白,問非所答,問非所答的原因是此刻社恐患者在盡力克制自己的症狀,而忽略了問題本身。
容易和同事舍友同學,因為瑣事發生矛盾爭執,事後感到自卑;會經常因為在社交場合中的差表現而自責。


親愛的朋友們:

     謝謝你們點開了這篇我寫了近一個月的帖子。我有一個不情之請,想要大家用心去領悟每一句話,而不是僅僅把帖子當成帖子,看了就過了。也許文章算不上金玉良言,但只求嚴謹客觀,對得起每一個想要尋找答案而久久無果的社交恐懼症患者。也許你們現在和我當初一樣,急於得到方法來解決社交恐懼,從而達到自己想要的社交狀態。但我實在告訴大家,我沒有什麼錦囊妙計,我所說的一切方法和技巧都是為了讓你赤裸裸的去面對一切,不要帶著任何方法和技巧。

     我曾經是一名社恐患者,狀況非常糟糕,在那段時間我心靈遭受了巨大的折磨(具體狀況下文會有介紹),生不如死,但痛定思痛,最終得以解脫。寫這篇帖子主要是想幫助那些還深陷恐懼的朋友,早日擺脫社恐。由於筆者不屬於建樹頗高的學者,所以鞭策自己,一定要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寫下每一個字,在救傷的前提下一定不能誤導誤傷大家,一定要十二分嚴謹。

     寫到這裡,誠惶誠恐筆端凝澀,想要以一個謙遜的姿態來分享感悟,因怕言辭鋒利誤傷讀者,但又擔心過分注重說話的方式而忽視了內容的重要性,所以為了帖子的質量還是選擇更加註重後者,請理解。

     那接下來,我會分享一些心得,不敢說糾正,但求大家權衡一下。

本帖最後由 革命之翼 於 2016-7-28 16:14 編輯

寫給社恐患者的一封信:

      朋友們,我們彼此不相識,但曾經的我又和你們何其相似。假以時日你們得以從社恐解脫,若有能力,請務必幫助那些還深陷泥沼的人們。朋友們,我們的人生在於體驗,愛恨情仇悲歡離合生老病死,這每一樣都是正常的,所以請你拋棄你的完美幻想,去真真實實的體驗一回愛也好,恨也罷,這都不為過,總之我希望大家赤裸裸的去面對你們本該面對的一切。不要捂著嘴笑,不要低著頭哭,所有自然流露的情感都讓它們釋放出來,它們很美,這是上帝給予你的饋贈。你可以尷尬,可以丟臉,可以不完美,因為體驗這一切你所不願意體驗的情感,也是一種風景。

      如果你喜歡哪個女孩,你就去追吧,無需萬事俱備,就那麼真真實實的,就算有點尷尬有點臉紅,也無需在意,更無須對它們進行修飾掩蓋,掩蓋只是你對幻想中完美自我的追求,而達不到幻想的自己只會使自己欲蓋彌彰。些許的尷尬緊張,才是愛情的魅力,才是一個人本該在此時此刻展現出來的本能,你要擁抱它們,如同擁抱自己。完美的人一點也不可愛,也許女孩喜歡的也只是一個會哭會笑會緊張會尷​​尬的人,而不是一個帶著完美面具透露著距離感的人。

      試一試吧,今天就去做幾件自己以前不敢做的事,無需任何準備,只是想到了就去了,不加任何的修飾去面對那些讓你恐懼的事,不需要想過程,不需要在意結果。就算是受傷,也去試試,試試生命到底有多麼堅韌,試試你有多麼的頑強。就算是失敗也無所謂,因為你想追求的事物,一定是具有吸引力的,這意味著有一定難度,按概率來說失敗是遠遠大於成功的,要不然成功則毫無意義。只是你要記住一點,就算失敗,也不要怪罪自己剛才的表現,也許失敗僅僅說明了沒緣分或者不適合。

      不要再尋求解決社恐的方法了,因為一直都是你揪著社恐兩個字不放。西方哲學裡面有這樣一句話“問題因為解決而存在”,你在追尋解決方法的同時,對症狀也是一種關注,而這種關注也是對症狀本身的一種強化。所以古聖先賢告訴你,放下才能擁有,舍才能得。
多麼富含智慧的文化,其實他們早就把真理告訴我們了,只是我們一直不予理會而已。

      赤裸裸的去生活吧,不要帶任何修飾,相對於你生命本身來說,你無需任何改變。
                                                   完
滿懷希望就不會破戒,不戒而戒才是我們最終的目標。

TOP

本帖最後由 革命之翼 於 2016-7-28 15:24 編輯

關於社恐的成因誤區有兩個。其一,單一的手淫造成論;其二,殺業的果報。首先,當然手淫是一個原因,身體確實影響心理,腎主恐,但很多患者不是戒除就好了,他們有好轉,但不是痊癒了,當然,部分另開別論吧。其次,很多患者包括以前的我,殺業確實不多,一部分患者甚至自認很善良,這裡有個疑惑,為什麼屠夫魚販不社恐而偏偏是他們?其實在下不是懷疑聖賢的話語,而是怕各位好心的朋友誤解的聖賢的教誨,給患者找錯了病因。

      所以在下真心告訴每一位朋友,行善固然好,但是要嚴謹要負責,幫助別人應該建立在不斷完善自己的前提下,不要為了給自己心理一個安慰而不加仔細推敲自己的答案給別人指路,以免用自己的善意給別人指了彎路。文章接下來會呈現出來,筆者言辭可能讓某些患者感到費解,甚至鋒利。換個角度說這些鋒利也是必要的,這些鋒利是為了衝擊你那個形成已久的錯誤的觀點。

      說完這裡,我們發現現在其實有兩個病因,一個是手淫,一個是病態完美主義性格。由於戒色吧有許多的前輩都對戒除手淫有較高的建樹,所以我在這裡就拋開不說了,那麼我們就來填補一下重要的空白--病態完美主義。


      接下來我總結了一些病態完美主義者的表現,這也是社恐患者最糾結最不願意袒露的內心掙扎,社恐患者可以對照一下。

      表現:社交場合中出現的無關緊要的一點點小插曲會被自己無限的放大,開始自責,並苛求自己一定要“解決”這些小插曲,容不下自己的一點缺點,內心鬥爭激烈,想著用何種表情何種神態何種眼神才能使自己的社交達到自己想像中的那種效果。不斷的自我解讀別人的表情,並且把解讀出來的信息認為是真實狀況,從而開始調整自己去迎合別人,從此惡性循環,對外界越來越敏感,別人的任何舉動任何眼神都會成為自己行為的指向標,用這個所謂的指向標來要求自己完美無缺,適應每個人。遇到恐懼的社交場合就會​​開始緊張,眼神飄忽不定,表情尷尬,馬上開始掩飾自己,故作鎮定,生怕別人看出自己的不對勁,內心不斷的給自己對話,要求自己「順其自然」、 「不要害怕」,讓自己努力的擠出笑容去掩蓋恐懼,最後的結果是欲蓋彌彰,反而表現得更差勁。

      那麼大家可能會問,為什麼我會是病態完美主義性格,難道是出生就注定了的嗎?這裡我可以告訴大家,基因決定了少數,大多數是後天生成的,那我們暫且拋開基因不論,因為我們改變社恐的狀況無法從基因下手。那麼病態完美主義性格的成因是什麼?答:家庭成長環境,挫折性經歷。

      我們首先來談一下家庭成長環境對此性格形成的影響,兩個極端,一個是缺少關愛,一個是溺愛。

      生活在長期爭吵的家庭,女強男弱,缺少關愛過度苛求,很多患者提到小時候父母很少關心自己,自己好像一棵小草孤獨的長大,就算是自己考取了很不錯的成績,父母也沒有誇獎過自己,更多的是求全責備,逼迫自己考滿分做到最好,受到的肯定及其少。所以這造成了他們一路追尋肯定,當他們受到別人的肯定時就覺得自己很不錯,而得不到肯定的時候就緊張不安,所以這也直接造成了社恐患者中很普遍的一個現象,當受到別人批評指責的時候就受不了,儘管有些時候別人可能只是開玩笑,而他們好像不聽自己控制似的火冒三丈出口傷人,弱勢一點的患者也許就會非常悲傷思緒萬千。但他們自己也不想這樣,要么是以傷害別人的姿態的逃避指責,要么是看著自己受傷害,所以這也是他們逃避社交的一個原因了。這一點上,你會發現,批評指責是我們任何一個常人都可以承受的東西,而他們卻無法承受,因為他們是一直都在追求肯定的。但生活又讓他們不得不出去見人,所以他們盡量避免傷人或傷己兩種情況的發生,這樣他們變得小心翼翼,說話不敢大聲,不敢盡情的笑,竭盡全力調整自己的表情,所以他們盡力的去迎合別人,他們不想被指責,因為他們一直在追尋肯定,此刻他們做事的目的已經變質了,已經從單純的自己想做的事變成為了迎合別人不得不去做的事,所以很多社恐患者說自己生活得很累,生活得根本不像自己。


      被溺愛的成長經歷,有些社恐患者從小被父母溺愛,習慣了做掌上明珠,他們似乎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耀眼的人,他們的任性胡鬧都會一一被父母的溺愛所容納,而長大以後面對現實的世界中諸多的不滿,他們無法接受一個不是以自己為中心的世界,他們習慣了從小以來被稱讚被表揚的溺愛環境,所以說他們對這種優越感“上癮”了,但當他們發現他們原來不是這個世界的中心之後,他們無法接受,所以他們不斷的苛責自己要做一個完美的人,任何方面都優於別人的人,通過這種方式想吸引別人羨慕的眼光,想得到外界的稱讚認可,從而滿足他們從小以來的優越感。他們也許是不錯的,但自己又不敢確定,從而把別人當作自己的“鏡子”,以別人的說法看法來左右自己的行為,其實自己做的很多事都是為了逃避別人的否定去做的,而不是自己真正想去做的,他們不斷的迎合別人的觀點看法語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他們渴望從“鏡子”那裡得到肯定,這是一個心理交換行為,他們竭盡全力去迎合別人的目光,目的在於想換取別人對自己的認可,他們活得很累,他們自始至終都在致力於維護自己想像中的根本不可能達到的完美形象,而以自己的生命做著交換,做著其實自己根本不想做的事,如:再累都要擠出一個微笑給別人。在自我評價中,他們往往會給自己貼上善良友好的標籤,其實不然,他們此刻的善良是為了滿足自己想像中的貪婪。

      以上就是兩種家庭環境的極端帶來的病態完美主義,接下來我們會分析挫折性經歷。可能很多朋友會有疑問,為什麼一直在分析病態完美主義,而不是社交恐懼症?答:社恐患者一直在尋求解決社恐的方法,而恰恰是這個行為才讓他們掉進社恐這個怪圈子的。還是那句話,社恐只是一個結果,而不是原因,試圖去解決一個結果是你無法擺脫社恐的根本原因。

      挫折性經歷,某些患者本身就有一定程度的完美主義,他們自身條件也許真的很不錯,優點頗多,自己引以為豪,他們總是光鮮亮麗的,相比於別人他們有很多優點,基於此他們內心的優越感油然而生。在他們成長中也許是一次被同學欺負,也許是一次老師不留情面的批評等等,讓他們一直以來的“光輝”形象受到了打擊,他們措手不及,在內心根本不允許此類情況的發生,他們覺得自己的“光輝”形象受到了玷污,所以耿耿於懷,完全放不下。另外一個方面,他們覺得自己是“光輝”的,所以理所當然的認為別人都在關注他們,這種自戀情節,也導致了以後他們做事畏手畏腳,覺得自己是明星,所以言辭舉止好像都應該讓別人喜歡自己,從而他們越來越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去努力,他們舉手投足間的小動作都好像是為了去迎合“觀眾”一樣,但是他們錯了,其實他根本沒有那麼耀眼,是他們把自己幻想成為一個明星,所以一直以來不是外界束縛了他們,而是他們的幻想束縛了自己,他們圍繞自己認為是真實的幻想去改變自己,他們表現出來的所謂的善良友好看似是對外的,實際上是為了滿足自己想像中不切實際的形象而已。說到這裡,又有一個現像出現了,那就是社恐患者會經常性的揣測別人的想法以及可能的對自己的看法。

      朋友們,別急,若是你現在急於得到解決社恐的方法那隻能說明你還在繼續犯錯,而當你覺得解不解決已經無所謂時,那便是你真正得到心靈自由的時候。由於這裡有很多朋友深愛傳統文化,那我們問詢一下自己,佛家說的「一念放下,萬般自在」是什麼意思?道家講的“無為,無所不為”是什麼意思?說不定大家心中還沒有明確的答案,那我們回到社恐的論述上來,暫且不管上述問題。在諮詢中,我發現很多社恐患者一開始就錯了,他們一開口就錯了,但是他們全然無知。他們錯在哪兒呢?說出來也許有點不可思議,他們覺得這是人之常情正常需求,但其實他們錯了,他們一來就問:「我應該怎麼辦?」,他們說解決社恐的目的在於讓自己「風趣幽默,談吐自如」。

      那我們就來談一談大家都想听的,你應該怎麼辦?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分析一下,你為什麼會問這種問題,也就是你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麼。毫無疑問,解決社恐,因為社恐太苦太痛,讓自己無法在他任面前自如的展現自己,而無法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進而無法獲得別人的認同讚賞。那我們繼續追問,為什麼要獲得別人的認同讚賞?因為要滿足自身的病態完美的妄想,要滿足自己的貪婪,要滿足自身的慾望,要滿足自己長久以來的優越感,要滿足自己在兒時沒有得到進而苦苦追求的肯定,要鞏固自己在自己或他人心中的完美....... 經過一番追問,你會感覺到太可怕了,可怕的是自己一直認為理所當然去追求的東西,竟然是在給自己的病態幻想「覓食」 ,你追求的“談吐自如,風趣幽默”全全是為了餵飽你心中的那個妄想。你會發現,這是一個惡性循環,自己想要的結果卻成了造成現狀的原因,你越是追求它,你的現狀就會越來越糟糕,而你的現狀越來越糟糕你就越想追求它。講到這裡,筆者不禁冷顫,好像把所有現像都剖析開來之後,我正看見慾望在吞噬社恐患者的靈魂,而社恐患者卻把他們當成了解藥,他們就這樣樂在其中的帶著期望走向慾望的深淵。既然你苦苦追尋的方法,是慾望的食物,那你問問自己,還要不要把慾望餵大?你應該怎麼辦?答:你無需怎麼辦。佛主早就跟你說過了:「一念放下,萬般自在」,為什麼你還緊緊追著社恐不放呢?趕快放下你想解決社恐這個想法吧,這才是你從慾望中抽離的道路。有些朋友可能領悟力稍差一些,下去之後遇到人際交往社恐發作的時候,他們又開始念叨了,自己告訴自己要放下要放下要順其自然,但越是念叨反而越緊張。所以這裡解釋一下放下是什麼意思,放下既無所謂有無。老子早就跟你說過了:「無為無所不為」,那你還瞎念叨幹嘛?所以你只需要該干嘛幹嘛,做你一切想做的該做的。

      社恐患者中有一個共同情況是,他們把所有不如意現狀的原因歸結於社恐,他們理所當然的認為,「人際關係差,是社恐造成的」「找不到女朋友是社恐造成的」諸如此類,接下來他們要解決社恐,因為他們認為社恐解決了,所有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從此以後過上充滿“陽光幸福,人家人愛”的日子。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是不是沒有社恐的人就是人見人愛的?是不是沒有社恐的人就一定有女朋友?從這裡可以看出,社恐患者因為自己的病態完美主義把很多人之常情看作是缺陷,而把這些缺陷的原因怪罪於社恐,他們要解決社恐來達到自己設定給自己的病態幻想。所以,社恐只是你達不到你貪婪的幻想,又不肯接納這個本來存在瑕疵的世界,所捏造出來的,社恐只是你欲求不滿的副產品而已,是「雞蛋」而不是「雞」。

      社恐只是一個現象,這個現像是通過原因散發出來的一個信號,我們要做的是通過這些所謂的現象追尋原因,改正我們生活中不正確的想法做法(解決原因)。這才是明智的解決之道,而不是像所有社恐患者一樣,把「人際關係,無女友」等原因歸結於社恐。這就好像是肚子餓了我們責怪肚子,而不是責怪我們沒有吃飯一樣,肚子餓只是沒有吃飯而顯示出的一種現象,我們要吃飯,而不是怪罪肚子。                                                        .

TOP

返回列表